对银行业解决方案厂商进入中国市场的建议
Abstract
Beijing, China 2007年3月26日 Celent报告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银行业所运行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为适应这些变化,银行正在进行巨大的变革,这些变革所引发的对信息系统的需求十分旺盛。 越来越多的国际软件厂商开始关注中国银行业的机会。 中国的银行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可以通过自主开发、合作开发、购买成型产品等不同方式实现。而购买成型产品又包括购买国内厂商的产品和购买国外厂商的产品。"国际厂商与本土厂商相比,其优势在于产品成熟、符合银行未来的发展需求,其弱势在于不熟悉中国市场,不熟悉客户,产品价格高,实施成本高,缺乏本地化的客户支持等", 报告的作者袁文力说,"而本土厂商的优势在于熟悉中国市场的特殊需求,熟悉客户,产品价格低,人力成本低,其弱点在于不具备对客户未来需求的前瞻性,其产品无法快速满足客户与国际接轨的期望。国际厂商与本土厂商之间建立合作关系,优势互补,符合双方的利益,是一种共赢的策略"。 尽管国外系统有种种暂时不符合中国现有需求的地方,实施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随着中国的经营和监管环境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以及外资股东对参股银行的管理更深地介入,Celent认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大中型城市商业银行在核心业务系统、风险管理系统、资金交易系统等大型系统选型时,将更多地关注国际厂商的产品。 Celent的报告介绍了银行业正在经历的变革以及这些变革所引发的银行对信息系统的需求,对厂商如何与国内公司合作、与其他国际公司合作提出了建议,并指出了在项目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厂商在中国实施的第一个客户将对其他客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厂商需要与客户在观念上达成"不对系统进行大的改动"、"严格管理需求变更"等方面的共识,并且重视该项目的实施,投入有经验的实施人员,以获得第一个优质客户。 长度为二十页的报告中包含了三张表。 网上提供该报告的目录。 |
企业银行、零售银行研究服务的会员可以点击左侧的图标下载报告的电子版本。非会员若需更多信息请联系info@celen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