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用卡系统
Abstract
中国信用卡市场发展迅速,到2008年底,整个发卡量达到1.42亿张,最近3年年增长率达到54%,持卡用户数超过3000万;同时,外资银行获准发放借记卡之后,外资银行信用卡也正在逐渐开始发行,2008年12月,东亚银行成为首个在中国发行信用卡的外资银行。虽然,北京和上海之类的大城市的渗透率已经高达60%,但是带量二线、三线城市都还没有开发,未来4年内,仍将保持年均30%的增长速度。
银行在选择信用卡系统的时候,通常会优先本土厂商;其次是在中国有成功案例的外资厂商;再其次是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华语厂商;然后是在中国或者亚太地区有支持团队的厂商.
中国的大型银行大都采用自建系统的方式。平台通常选用S/390,申请系统方面,各银行主要采用方式各不相同,主要的产品包括Cardlink APS和Semacard CAS;发卡系统和收单系统主要采用Essentis Issuer、V+和Semacard;欺诈系统主要采用PRM。
对于中小银行,通常选择外包。外包可以降低银行的发卡风险、缩短发卡周期、降低发卡成本。目前,只有1/3数量的信用卡采用外包模式,这主要是由于外资银行和中小银行进入中国信用卡市场较晚,未来将有更多的信用卡将是通过外包运营的。在中国市场上,主要有两家外包公司,FDC和银联数据(TSYS拥有45%的股份)。银联数据则拥有63家机构签署发卡外包服务合同,53家机构已经在银联数据发卡系统上发卡运营,其中包括花旗银行、东亚银行等外资银行,累计发卡量超过1600万张。
在新报告,中国信用卡系统,分析了银行选择信用卡系统的标准;对比了各个信用卡系统在中国的应用情况;各个实施公司在中国的实施的银行;以及对比了各个产品的功能模块。最后给出了对信用卡系统厂商和银行做信用卡系统选型的建议。
“对于系统供应商来说,市场机会包括:中国的信用卡市场还未饱和,依然将保持高速增长,这不但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而且一些银行可能会因为系统容量的问题而更换新的信用卡系统;未来许多城市银行和外资银行将获得发卡许可,他们也将需要外包或者自建信用卡系统;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信用卡业务的利润逐渐增加,一些银行可能将会把信用卡部门独立成立,并自己信用卡公司,这些公司将可能需要重新建设自己的系统;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信用卡系统需要与CRM、网银等系统结合需求,以更好地服务于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张华说,Celent分析师,同时也该报告的作者。